薑黃白天吃還是晚上吃?最佳時間、功效與吃法全解析

你是不是也常看到大家在喝薑黃牛奶、薑黃茶,甚至很多人開始每天固定補充薑黃,但心裡還是有個大問號:「到底要早上吃還是晚上吃,效果才最好?」

其實,薑黃什麼時候吃沒有絕對標準,但吃對時間、搭配對方法,感受度真的會差很多。

薑黃素真正的功效是什麼?什麼時機吃效果最好?空腹能不能吃?哪些人要特別注意?還有,市面上的薑黃粉到底怎麼挑才不踩雷?

 

 

文章目錄

一、薑黃是什麼?與薑黃素、薑黃粉有何不同?

薑黃怎麼吃才有感?關鍵在這個「神隊友-黑胡椒(胡椒鹼)」

二、薑黃素功效有哪些?6 大薑黃好處

薑黃素功效一、促進新陳代謝

薑黃素功效二、調節機能

薑黃素功效三、養顏美容

薑黃素功效四、降火氣

薑黃素功效五、幫助維持專注力

薑黃素功效六、放鬆舒壓

三、薑黃怎麼吃?日常吃法與劑量建議

關鍵ㄧ|搭配油脂提升吸收效率

關鍵二|黃金比例「黑胡椒」提升吸收二十倍

日常吃法:黃金牛奶、薑黃飯、薑黃茶

薑黃一天要吃多少才夠?

四、薑黃要早上吃還是晚上吃?最佳攝取時間解析

早上、晚上、運動前後吃薑黃差在哪?

空腹吃薑黃好嗎?怎麼吃效果最佳?

五、適合補充薑黃素的 6 大族群

工作壓力緊繃的上班族

常熬夜晚睡、需要應酬的夜貓族

銀髮族、高齡長輩有保養需求

常常外食、想要促進身體代謝者

想要養顏美容的女性

運動愛好者與健身族

六、吃薑黃要注意什麼?副作用與禁忌一次看懂

哪些人吃薑黃要注意?

常見副作用與錯誤食用方式

避免與這些藥物同時服用

七、如何挑選高品質薑黃粉?

有搭配提升吸收的黑胡椒

挑選薑黃素含量更高的紅薑黃

細緻粉末好服用、溶解率高

八、薑黃常見Q&A

Q:每天要攝取多少薑黃素?

Q:薑黃跟薑黃素有什麼不一樣?

Q:薑黃可以每天攝取嗎?

Q:薑黃早上吃還是晚上吃

Q:薑黃可以空腹吃嗎?

永春泉|紅薑黃粉(黃金比例 特別添加黑胡椒粉)

 

 

一、薑黃是什麼?與薑黃素、薑黃粉有何不同?

雖然名字聽起來跟台灣人常吃的薑很相似,但是薑黃切開來是濃郁鮮艷的橘黃色,薑味並不濃郁反而帶有辛辣與一點苦味,跟台灣食用的薑明顯不同。

也因為如此,廣泛被印度、東南亞國家當作香料、色素,常加入咖哩等料理中,甚至因為薑黃中含有的薑黃素有調整體質、提升體力、促進代謝等功效,有超強的保護力印度《阿育吠陀》醫書與中醫《本草綱目》用薑黃來調理體質、促進消化已經超過數千年。

將薑黃的根莖經過乾燥研磨後,成爲濃郁的橘黃色粉末,就是「薑黃粉」。

薑黃中最關鍵的有效成分是「薑黃素(Curcumin)」,一種天然的多酚化合物,約總乾重只佔薑黃中 2%~9%,不但具備提升保護力、維持青春美麗等功效,還能促進新陳代謝與提振精神。薑黃素越高的薑黃,通常顏色會越紅。

簡單比喻來說,薑黃就像「咖啡豆」,薑黃粉是「咖啡粉」,而薑黃素是「咖啡因」。

咖啡中真正提振精神的是「咖啡因」這個成分,而薑黃粉中真正發揮作用的活性成分則是「薑黃素」。

 

薑黃怎麼吃才有感?關鍵在這個「神隊友-黑胡椒(胡椒鹼)」

薑黃素有很多對身體有益的好處,但是薑黃素是「脂溶性營養素」並不溶於水,且人體直接攝取薑黃素的吸收率極低,所以在食用時如何提升人體對薑黃素的吸收率非常重要。

吃對比吃多的關鍵就在,薑黃素的神隊友——「黑胡椒」。

根據文獻研究黑胡椒中的「胡椒鹼」可以提升薑黃素的生物利用率達到 2000% ![1]

因此,「吃對比吃多重要」的關鍵就在於,一定要挑選加有黑胡椒配方的薑黃粉,利用這種提高 2000% 吸收效率的配方,才能讓薑黃素在體內達到更高濃度,發揮更強大的健康支持作用。

 

二、薑黃素功效有哪些?6 大薑黃好處

薑黃的功效和好處主要來自其活性成分,「薑黃素(Curcumin)」而薑黃素近年備受全球醫療領域關注是因為他的薑黃素的成分經過醫學期刊實驗,有多種促進身體健康的效益。

 

薑黃素功效一、促進新陳代謝

薑黃素在促進新陳代謝方面有顯著幫助,可以提升生活循環。有助於維持日常精神旺盛,幫助消化。

 

薑黃素功效二、調節機能

薑黃素可以滋補強身,對於靈活度、運動後的不適感也能協助緩解。對於調節並穩定生理機能有很大幫助。

 

薑黃素功效三、養顏美容

薑黃素有助於好氣色、增光采,對於多種氣色相關困擾有所幫助,對於內外在健康有益,能幫助養顏美容、維持青春美麗,使氣色看起來更健康。

 

薑黃素功效四、降火氣

對於常常熬夜、外食的上班族,薑黃素可以降火氣維持健康。

 

薑黃素功效五、幫助維持專注力

研究發現,薑黃素有助於維持專注力,有助於保持思緒敏捷。對常常感覺腦袋當機的人來說,是提升專注力的小幫手。

 

薑黃素功效六、放鬆舒壓

薑黃素具有緩解壓力、穩定情緒、幫助睡眠的作用,可以穩定情緒,舒緩壓力對身體帶來的負擔。[2][3][4][5]

*研究指出,連續八週補充1克薑黃素10毫克胡椒鹼,可顯著幫助代謝症候群患者的體力狀態。[4]

 

三、薑黃怎麼吃?日常吃法與劑量建議

薑黃中最重要的「薑黃素」本來人體對其的吸收率就不高,而且薑黃素是「脂溶性營養素」。因此一般來說,不建議空腹之下直接服用薑黃粉。

所以為了要讓薑黃吃的有感,吃對方法很重要。

 

關鍵ㄧ|搭配油脂提升吸收效率

薑黃素是脂溶性營養素,攝取時如果搭配含有油脂的食物,效果大大提升。例如:橄欖油、牛奶、含有油脂的肉類⋯⋯,或是飯後食用都非常好。

 

關鍵二|黃金比例「黑胡椒」提升吸收二十倍

黑胡椒中的胡椒鹼可以提升薑黃素吸收率 2000%永春泉紅薑黃粉特別添加黃金比例黑胡椒粉,讓你更容易吸收到薑黃的好。


日常吃法:黃金牛奶、薑黃飯、薑黃茶

薑黃料理

作法

黃金牛奶(薑黃牛奶)

薑黃粉 2g + 熱牛奶/燕麥奶/豆漿 200ml,依喜好可加蜂蜜。早餐一杯,香醇順口。

薑黃茶

薑黃粉  2–3g ,加入 200–300ml 熱水,輕攪即可。溫潤不嗆,日常保養好入口。

薑黃飯

薑黃粉 2g,加入 1 杯米搭配 1.2 杯水,依照喜好增減。維持身體機能,促進新陳代謝。

 

料理也百搭(簡易食譜)

  • 炒飯 / 煮飯:出爐前撒入少許,增添金黃與香氣。
  • 咖哩:與香料同炒,層次更厚、顏色更美。
  • 暖身湯品:薑黃香菇雞湯,冷天暖身、好喝不膩。

 

薑黃一天要吃多少才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每人每天薑黃素食用量,以每公斤體重食用 0~3毫克為基礎,每日薑黃素最多攝取 200 毫克以內。[6] 

以體重 60 公斤來說,每天可以建議攝取 180 毫克薑黃素。而薑黃素約佔 薑黃粉的 2~9%,所以每天攝取薑黃粉約 2~6g ,最多不要超過 10g ,都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量中。

薑黃可以每天服用,但薑黃素會跟部分藥物(如抗凝血藥物、胃藥⋯⋯)產生交互作用,故在服用高劑量前,建議先徵詢醫師的專業意見。

攝取頻率跟時機都沒有限制,可以依照個人生活習慣,尤其搭配永春泉|黃金比例黑胡椒紅薑黃粉」,添加黃金比例黑胡椒,提升薑黃素利用率 2000%!

 

四、薑黃要早上吃還是晚上吃?最佳攝取時間解析

薑黃可以每天攝取,且服用時間非常彈性,無論選擇早上吃還是晚上吃都可以,唯有不建議空腹吃容易刺激腸胃。且因為薑黃素為脂溶性營養素,所以建議搭配富含油脂的食物或是餐後食用效果更好

選擇早上吃或是晚上吃薑黃,可以根據想要達到的效果來決定:

 

早上、晚上、運動前後吃薑黃差在哪?

你可以依照想要的目的選擇吃薑黃的時間,只要記得「吸收率」才是關鍵。

吃薑黃的時間

好處

適合族群

早上吃薑黃

提神、提升專注力,促進白天新陳代謝。

白天想保持精神旺盛、提升代謝的上班族

晚上吃薑黃

緩解壓力、穩定情緒,有幫助入睡的好處。

經常熬夜、想要好眠的夜貓族

運動前後吃

有助於提升耐力,緩解運動後疲勞,搭配健康飲食更有感。

想要保持良好體態、維持體能的健身運動者

所以薑黃並沒有一定要早上吃或是晚上吃比較好,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來決定就可以了。

但薑黃因為有促進提神的效果,少部分人睡前吃薑黃反而會提振精神而睡不著,那就會建議白天或傍晚吃薑黃更好。

 

空腹吃薑黃好嗎?怎麼吃效果最佳?

一般情況下,永春泉不建議民眾空腹直接吃薑黃,至少可以搭配牛奶一起食用,或餐後食用為佳。

因為薑黃素會促進膽汁、胃酸的分泌,所以如果空腹適用的話易刺激腸胃,容易會有胃部不適、胃酸過多造成胃食道逆流。

 

五、適合補充薑黃素的 6 大族群

 

工作壓力緊繃的上班族

薑黃素可以調節並穩定體質。適合工作時間長、上班壓力大、常感到疲勞的上班族

 

常熬夜晚睡、需要應酬的夜貓族

白天食用薑黃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提神、提升專注力,且薑黃素有緩解壓力、舒緩情緒,幫助入睡的好處。非常適合常熬夜晚睡、需要應酬的夜貓族。

 

銀髮族、高齡長輩有保養需求

薑黃素根據研究有維持專注力、幫助思緒敏捷、穩定情緒的功能,且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滋補強身、更加靈活。適合想要保養身體的銀髮族及長輩。

 

常常外食、想要促進身體代謝者

薑黃素會促進膽汁、胃酸的分泌,也可以幫助促進新陳代謝,如果是常常外食、身體感到負擔的族群,很適合補充薑黃素幫助消化、緩解身體負擔。

 

想要養顏美容的女性

薑黃素有助於維持好氣色,對於多種氣色困擾有所幫助,對於外在健康有益[7]

 

運動愛好者與健身族

薑黃素根據研究有緩解疲勞的特性,有助於提升耐力,緩解運動後疲勞,搭配健康飲食更有感。適合想要保持良好體態、維持體能的健身運動愛好者。

 

六、吃薑黃要注意什麼?副作用與禁忌一次看懂

薑黃素有非常多醫學研究證實有多種好處,但仍有一些潛在風險,部分特殊族群若過量或不當使用,可能會引發不適,以下狀況應避免或詢問醫師:

 

哪些人吃薑黃要注意?

  • 孕婦與哺乳媽媽:高劑量薑黃可能會對賀爾蒙平衡有所影響,建議諮詢婦產科醫師的意見。
  • 出血或服用抗凝血藥物的人:薑黃素具有抗凝血特性,正在服用抗凝血、抗血小板相關藥物者,務必諮詢醫師,避免增加出血風險。
  • 消化器官疾病相關患者:薑黃素會促進膽汁、胃酸的分泌,膽囊功能異常、胃潰瘍或胃酸過多者,服用過量薑黃可能加重不是,應謹慎使用。
  • 對薑黃過敏:若吃完薑黃後出現皮膚發癢紅腫、或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應立即停用並儘速就醫。
  • 糖尿病患者:薑黃素根據研究可能有降低血糖的效果,不可以跟降血糖相關藥物同時服用,需事先與醫師諮詢。
  • 服用鐵劑:薑黃素會跟身體內的鐵離子交互作用,影響鐵質的吸收,降低治療效果。
  • 手術前後:手術前後應避免食用薑黃素,避免增加手術出血的風險。

 

常見副作用與錯誤食用方式

  • 腸胃刺激:腸胃較敏感的人過量服用可能有胃部不適、腹痛或胃酸過多
  • 太高劑量補充可能會有噁心、想吐的反應
  • 因促進代謝效果,少部分人在晚上食用薑黃反而會有無法入睡的效果。

 

避免與這些藥物同時服用

  • 抗凝血藥物: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 講血糖藥物:薑黃素本身有控制血糖功效,同時服用可能導致低血糖。
  • 鐵劑:薑黃素會跟身體內的鐵離子交互作用,影響鐵質的吸收,降低治療效果。
  • 胃藥:薑黃素可促進胃酸分泌,同時服用可能導致胃酸過多。

 

七、如何挑選高品質薑黃粉?

挑選薑黃粉,可以從以下幾點判斷:

 

選擇有經過 SGS 檢驗,品質安全才有保障
 

民眾在挑選薑黃粉時,建議優先選擇薑黃粉有經過國家 SGS 檢驗合格。才能夠安心食用。

永春泉為台灣在地品牌,品質安心。商品批批檢驗把關 ,三大保證

  1. 保證不含農藥殘留與重金屬殘留
  2. 保證不使用任何塑型劑與人工香料
  3. 保證入口溫潤甘醇,不苦不嗆鼻

 

有搭配提升吸收的黑胡椒

薑黃素好處多多,但是人體吸收率低,不溶於水,因此提高吸收率是挑選薑黃粉的重點。

根據文獻研究,黑胡椒中的胡椒鹼,可提升薑黃素生物利用率 2000%。所以民眾若想吃的薑黃素更有效果,務必選擇有添加黃金比例黑胡椒粉的薑黃粉

永春泉|黃金比例黑胡椒紅薑黃粉」已添加黃金比例黑胡椒原粒研磨粉末,可直接食用不用擔心營養流失。

 

挑選薑黃素含量更高的紅薑黃

薑黃中所含的薑黃素越高,色澤越紅。

永春泉紅薑黃粉,使用嚴選台東山坡老叢紅二年以上的紅薑黃,跟一年生的新生薑黃相比,薑黃素更高。[8]

 

細緻粉末好服用、溶解率高

如果薑黃粉末不夠細緻,加入飲品當中飲用時會有顆粒感,也容易沉澱在杯底造成飲用不完全。

所以建議民眾在挑選薑黃粉時,挑選研磨粉末越細緻的越好。

永春泉紅薑黃粉經低溫研磨成「極細緻粉末」,熱水一沖即溶,金黃澄澈、順口好喝。


 

八、薑黃常見Q&A

 

Q:每天要攝取多少薑黃素?

A: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每人每天薑黃素食用量,以每公斤體重食用 0~3毫克為基礎,最多攝取 200 毫克以內。

 

Q:薑黃跟薑黃素有什麼不一樣?

A:薑黃素是從薑黃中提取出的天然的多酚化合物,約總乾重只佔薑黃中 2%~9%,不但具備調整提整、提升活力、維持保護力等功效,還能促進新陳代謝與提振精神。

 

Q:薑黃可以每天攝取嗎?


A:薑黃素可以每天攝取,安全性高。已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普遍被認為安全。

 

Q:薑黃早上吃還是晚上吃

A:薑黃食用時機非常彈性,根據生活習慣早上吃或晚上吃都可以。若想要在白天提振精神、促進新陳代謝,可選在早上吃。若想要緩解疲勞、幫助入睡可以選擇在晚上吃。

 

Q:薑黃可以空腹吃嗎?

A:薑黃素屬於脂溶性營養素,建議搭配食材或餐後食用,效果惟佳。另外空腹可能會於腸胃敏感者較刺激,不建議空腹食用薑黃。

 

永春泉|紅薑黃粉(黃金比例 特別添加黑胡椒粉)

 

官網訂購(請認明官網杜絕詐騙)

台灣珍寶茶|永春泉雞角刺茶包|熱銷120萬組

 

【告別操勞,打造內燃代謝力】紅薑黃粉(黃金比例 特別添加黑胡椒粉)
NT$350 ~NT$1,19
NT$1,600

嚴選台東山坡三年熟成紅薑黃

無苦味不嗆鼻

極細緻粉末吸收率高,七道獨家製程,口感細緻綿密,特別添加原粒黑胡椒幫助吸收。

👉立刻選購 

 

 

 

 

 

 

 

 

參考研究資料:

[1] Shoba G, Joy D, Joseph T, Majeed M, Rajendran R, Srinivas PS. Influence of piperine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curcumin in animals and human volunteers. Planta Med. 1998 May;64(4):353-6. doi: 10.1055/s-2006-957450. PMID: 9619120.

[2] Heshmati J, Moini A, Sepidarkish M, Morvaridzadeh M, Salehi M, Palmowski A, Mojtahedi MF, Shidfar F. Effects of curcumin supplementation on blood glucose, insulin resistance and androgens in patients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Phytomedicine. 2021 Jan;80:153395. doi: 10.1016/j.phymed.2020.153395. Epub 2020 Oct 22. PMID: 33137599.

[3] Amalraj A, Varma K, Jacob J, Divya C, Kunnumakkara AB, Stohs SJ, Gopi S. A Novel Highly Bioavailable Curcumin Formulation Improves Symptoms and Diagnostic Indicator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wo-Dose, Three-Arm, and Parallel-Group Study. J Med Food. 2017 Oct;20(10):1022-1030. doi: 10.1089/jmf.2017.3930. Epub 2017 Aug 29. PMID: 28850308.

[4] Panahi Y, Hosseini MS, Khalili N, Naimi E, Majeed M, Sahebkar A.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curcuminoid-piperine combination in subjec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nd an updated meta-analysis. Clin Nutr. 2015 Dec;34(6):1101-8. doi: 10.1016/j.clnu.2014.12.019. Epub 2015 Jan 7. PMID: 25618800.

[5] Lopresti AL, Drummond PD. Efficacy of curcumin, and a saffron/curcumin combin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on: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J Affect Disord. 2017 Jan 1;207:188-196. doi: 10.1016/j.jad.2016.09.047. Epub 2016 Oct 1. PMID: 27723543.

[6] 正確使用薑黃素 聰明食用免傷身|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7] Effects of Turmeric (Curcuma longa) on Skin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Clinical Evidence

[8]「紅薑黃」會退成「黃薑黃」嗎? - 農業知識入口網    

[9] 保健新寵兒---薑黃 | 衛教資訊| 便民服務|南投醫院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